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www.gdmath.com 2005-9-3 中学数学教学资源网
在高中段(普高、中专、职高、技校)的数学教育中,尤其是在职高、技校等职业技术教育系列的数学教育过程中,把情感作为教学的目的之一,是素质教育的需要,同时也是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。记得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:“教育应当是有情的,离开了感情的教育,只能走入单纯传授知识的刻板、枯燥的死胡同。以情感人,以情化人,感情的交流是育人的基础。”创设情境,营造轻松和谐的心理气氛,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良好而健康的个性品质与修养,意志坚定,情绪正常,愉快学习,才能很好地激发和培养出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,提高全体学生的教学质量。 (一)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以情动人,强化意志,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教育工作是一种极富有情感色彩的工作,教师的丰富感情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和源泉。平日,教师本身的感情状态,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共呜,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.作为数学教师,首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,热爱学生,热爱数学,以高度的责任感、义务感、使命感、自豪感对待数学教学,以满腔的热情,富有情感地讲授每一堂课、每一章节。因为富有情感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,使课堂上出现相应的心理气氛,形成协调和谐的教学环境,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,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内容。我们常常看到一名优秀并有威望的数学教师的思想品质、教学形象、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内容给他的学生往往留下非常深刻的痕迹,不仅能熏陶学生优良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,而且还会促成学生学业上工作上的造就。这种言传身教的“遗传因素”会在他的学生的身上得到延续和回报。所以,作为一名数学教师,应该非常注意自我的思想品质修养,并身体力行,为学生作出良好的表率;次之,数学教师还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性格,不能满足现有的知识,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,广泛阅读各类书籍,扩大知识面。在任何情况下,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,胸有成竹地处理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。教学中善与人处,与人为善,学生为教师的和蔼而严肃的态度所感染,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。 教学中要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,必须充分利用师生之间的情感方面的双向信息反馈,以实现理智与情感的协调统一。一般来说,职高、技校学生相对普高学生来说,心理素质较差,自控力也差,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,适时给于点拨,使学生明确数学学习是艰苦的、复杂的、曲折的,只有付出辛勤劳动,克服学习中困难,才能取得应有的好成绩。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,投机取巧,散漫懒惰,要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。 (二)重视课堂环境的情感渲染,激发学生的进取心、上进心 我们知道,教学过程的整体功能决定了课堂活动为双边活动。职高、技校的数学教学更应重视学生心理特征,创设情境,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。职高、技校学生学习基础与普高学生相比较差。因此,一部分学生心理上产生自卑感,缺乏自信心;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职高、技校培养的目标是技术工人,在学习上没有紧迫感、竞争感,惰性大,因此,上课回答问题积极性不高。针对上述情况,教师要以极大热情创造条件,鼓励学生回答问题,对回答正确的,要及时予以肯定,激发他们的上进心,对回答错误的要以耐心、平和的态度纠正其错误,让学生懂得自己的观点讲出来,让大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,充分说理,取长补短,印象就深刻了。同时,课堂上设疑要注意技巧,因人设疑,让那些学习差的学生也能享受“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”的乐趣,使他们在情感上感受到老师并没有歧视他们,只要努力,自己也可以啃下数学这块难啃的骨头,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。有人说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。的确,这句话一点不假。有了兴趣、爱好,反过来就能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。 (三)适时渗入数学史料,强化情感教育,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而又逻辑性十分强的学科,然而它又是十分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学科。教学中除应注重其严谨性,掌握比较详实的数学史料外,同时还要把握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,将数学史料适时溶于教学中,用生动的事例及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譬如,在讲解等差数列这一章时,便可以将德国大数学家高斯10岁那年如何聪明解答1+2+3+4+……+100的故事作为教材来介绍,介绍中外历史上大数学家对等差数列、等比数列的研究和发展的整个过程,学生在聚精会神了解这些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,会不自觉地被数学家那种大胆探索、不断开拓的精神所感染,被数学家们那种坚持不懈的工作热情所感动,从而加强情感教育,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,促进意志的培养和良好性格的形成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:“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。”为此,数学教学时刻离不开“探索”与改革;不然,数学教学将会变得枯燥乏味,学生厌学,丧失生命力,实践已证明,探索得来的知识最深刻难忘,它比教师直接给他更有效,这样的知识会让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“发现”的真正乐趣。因此,编选好数学史料与题目,刨设一个好的氛围,便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,展开积极的思维,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题的能力。 (四)重视数学模型和数形结合教学,增强情感的自我控制作用 职高、技校生在学习数学中常有较强的情绪性,不善于用理智支配情感,却常以情感支配理智,心理品质不成熟,自控能力有限;不容易保持长期的学习热情。这就要求教师用辩证的观点、发展的观点、相互联系的观点,根据学生意志的强弱,强化感情的自我控制教育。因此,数学教学时应尽可能地多利用数学模型、挂图、幻灯、电化等一些有效教学煤介,强比数形结合,创设教学情境,使学生在情感渲染的环境中,在愉快的气氛里不知不觉接受信息。当然,培养情感的自控能力不是一劳永逸的,这需要教师经常不断地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,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。总之,在数学教学中,只要我们自始至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,以暴露思维过程为核心,强化反馈,针对实际,讲求实效,重视情感教育,便能更有效地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,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。
|